預算是一種系統的方法,用來分配企業的財務、實物及人力等資源,以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企業可以通過預算來監控戰略目標的實施進度,有助于控制開支,并預測企業的現金流量與利潤。全面預算反映的是企業未來某一特定期間或一個經營周期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計劃,它以實現企業的目標利潤為目的以銷售預測為起點,進而對生產、成本及現金收支等進行預測,并編制預計損益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在未來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全面預算管理是對現代企業成熟與發展起過重大推動作用的管理系統,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主要方法。
要做好財務預算必做要認真貫徹以下兩點:
一、 提高企業的領導層對于財務預算管理的認知
現行財務預算有兩個認知錯誤:一認為預算不過是一種數字游戲,許多的預算指標就如同以前的計劃任務一樣,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戰略目標,不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從而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消極應付,導致全面預算的執行不利。二認為預算僅僅是財務單部門的工作,沒有將組織經營的各單位、各部門和相關階段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財會部門關起門來畫表格、定盤子,這種缺乏整體觀念的預算管理,往往難以發揮財務預算的控制作用。
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其根本必須是公司領導層要從企業治理以及企業管理創新的高度來認識財務預算管理。建立各級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健全從預測、決策到執行、監督、考核,按各級責任層次劃分的責任制,做到權責明確,管理到位。這樣既有利于規范財務預算管理活動,指導財務預算管理的實施并控制經濟活動全過程,又有利于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控制,管理制度約束和監督、檢查、考核有機結合。其次由領導者親自掛帥、主要職能部門等組成的預算委員會,應制定詳細的規則,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預算控制借助規則滲透在業務活動中,從而確保一切活動均為受控,預算執行及變動必須先經批準,按照分權逐級批準規則進行,防止盲目調整。從而保證經濟資源充分利用,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二、 完善預算評價機制,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完善:
(一) 評價指標的完善。影響企業戰略和目標實現的不僅僅是財務因素,還包括非財務因素,因此在設置和選擇評價指標時。首先應該考慮能夠反映企業戰略和目標實現影響因素的指標;其次應該既包括財務指標又包括非財務指標。
(二) 評價方法的完善。評價方法不但要應用定量評價,而且要應用定性評價;不僅要應用綜合評價,而且要應用動態評價;不但要采用水平分析,而且要采用結構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在具體應用時要靈活掌握針對不同的分析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激勵機制的完善。建立與預算評價結果相對應的激勵機制。首先要反映員工所創造的企業價值,強調企業的長期業績,而非短期效益;其次要考慮企業的文化背景,要獲得全體員工的認同,而不是顧此失彼;再者要具有足夠的激勵作用和吸引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最后要注意激勵中的約束問題,對于沒有實現預算目標而需要承擔責任的相關部門和個人應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以促進企業組織內部的橫向競爭。
財務部:沈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