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實行優質管理,創造最大的利潤和社會效益是一個永恒的目標。而優質管理具體說來,在以下這些方面有獨到之處:
Q(quality:品質)、C(cost:成本)
D(delivery:交期)、S(service:服務)
T(technology:技術)、M(management:管理)
Q(quality)品質是指產品的性能、價格比的高低,是產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好的品質是贏得顧客信賴的基礎,5S能確保生產過程的迅速化,規范化,能十分有效地為好的品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C(cost)成本隨著產品的成熟、成本趨向的穩定,在相同的品質之下,誰的成本越低,誰的產品競爭力相應地也就越強,誰就有生存下去的可能。5S可以減少各種浪費,避免不均衡,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從而達到成本的最優化。
D(delivery)交貨的期限,簡稱為交期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大批量生產已成為個性化生產,多品種而又少批量地生產,只有彈性的機動靈活的生產才能適應交期的需要,交期體現了公司的適應能力的高低。5S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方法,能及時地發現異常,減少問題的發生,保證準時交貨。
S(service)服務眾所周知,服務是贏得客源的重要的手段,通過5S可以大大地提高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樂趣,使他們更樂于為客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另外通過5S還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減少無謂的“確診”,可以讓顧客感到快捷和方便,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T(technology)簡稱技術,未來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誰能夠掌握高新技術,誰就更具備競爭力,而5S通過標準化來優化、累計技術并減少開發成本,能加快開發的速度。
M(management)管理是一個廣義的范疇。狹義可分為對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等四方面的管理。只有通過科學化、效能化的管理,才能夠達到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的最優化,綜合利潤最大化,5S是實行科學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個企業通過推進5S活動,就可以有效地將品質、成本、交期、服務、技術、管理等六大要素都達到最佳的狀態,最終能實現企業的競爭方針與目標。所以說5S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關鍵和基礎。
5S是管理的基礎,是全年生產性維護的前提,是TQM的第一步,也可以再深一層地說,它是推行ISO9000的結晶。公司任何的活動,如果有了5S的推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營造整體氛圍
一個企業,無論是導入全面的體制管理,還是要推動ISO認證,TPM管理,在導入這些辦法的契機中,如果沒有先行掀起5S,或推行5S,或推行其它方法的活動,就很難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推動5S可以營造一種整體的氛圍,5S能映照一種讓一個組織或一個企業的每一個人都養成一種習慣并積極地參與。每一件事情都有忠實的標準和良好的氛圍,企業去推行ISO,再去推動TQM,或推動TPM,就能很容易地獲得員工的支持與配合,也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來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2.體現效果,增強信心
推動5S,與其它ISO、TQM、TPM的關系可以體現出一種效果,也可以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信心。大家都知道,實施ISO,實施TQM或者是TPM的活動,它的效果是一種隱蔽和長期性的,一時難以看到的,而5S的推動,它的效果則是立竿見影的,如果在推行ISO、TQM、TTM的活動的過程中,先導入了5S,可以在短期內獲得顯著效果來增強企業員工的信心。
3.5S為相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5S為相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5S是現場管理的基礎,5S水平的高低代表著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現場管理的水平高低則制約著ISO、TTM、TQM活動能否順利地推動或推行。所以只有通過5S的推行和活動,從現場管理著手,來改進企業的體制,才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見,在實施ISO、TTM、TQM的企業中推行5S的活動,等于為相關活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